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成功舉辦后,北京將在今年8月15日至17日,舉辦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姜廣智表示,機器人運動會是在不斷挑戰(zhàn)機器人機械結構、材料應用、人工智能等多種性能的極限。


半程馬拉松考驗“體能”,運動會檢驗“智能”和“體能”


4月19日,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開跑,這是全球首次機器人現(xiàn)場長時競技活動。20支機器人隊伍參賽角逐,6支隊伍成功完賽,證明了人形機器人初步具備“與人同行”的可能性與可靠性。比賽被評價為“機器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引起全球對機器人發(fā)展前景的熱烈討論。


今年8月15日,全球首個為人形機器人組織的綜合性競技賽事——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盛大開幕。這場空前的運動會,與人形機器人半馬相比,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主要展示和檢驗機器人的運動控制、續(xù)航能力、結構穩(wěn)定性、關節(jié)可靠性等體現(xiàn)運動能力的核心性能??梢酝ㄋ椎卣f,主要是考驗人形機器人的‘體能’?!北本┦薪洕托畔⒒贮h組書記、局長姜廣智解釋,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則是通過更加豐富的賽項設置,來進一步檢驗人形機器人的“智能”和“體能”的綜合能力和融合水平。


根據北京市體育局的介紹,即將舉辦的人形機器人運動會設置了側重技能競技的主體賽事和側重趣味性和觀眾的互動性的外圍賽事。主體賽事包括100米、4×100米接力、立定跳遠、自由體操、足球賽等競技賽;單機舞蹈和群體舞蹈等表演賽;工廠物料搬運、藥品分揀、酒店迎賓服務等場景賽。


姜廣智表示,機器人在參與各類賽項的過程中,需要在動態(tài)環(huán)境中完成感知、決策、執(zhí)行的長程復雜任務,對機器人的智能化、自主化、通用性和泛化能力要求更高,更能體現(xiàn)機器人執(zhí)行任務的能力。


場景賽為本屆運動會的一大亮點。據姜廣智介紹,場景賽都是圍繞真實場景打造的競技項目,是一線實踐的工作人員根據自己的工作需求專門提出的,有一些場景對機器人有非常大的挑戰(zhàn)?!霸谶@個競技當中,大家也能夠看到人形機器人現(xiàn)在能為我們做些什么,能做到什么樣的程度,現(xiàn)在具備什么能力,機器人距離我們理想設計狀態(tài)還有多遠?!?/p>


人類體育競技突破身體極限,機器人運動會挑戰(zhàn)性能極限


姜廣智表示,人類體育競技活動是對人類身體極限的不斷挑戰(zhàn)和突破,那么機器人運動會是在不斷挑戰(zhàn)機器人機械結構、材料應用、人工智能等多種性能的極限。


他指出,舉辦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旨在通過機器人的多種競技賽項,集中展示、檢驗機器人最新成果,持續(xù)帶動機器人的機械結構、人工智能、大模型、光學、傳感、材料等多學科的技術進步,不斷促進機器人技術和產品迭代升級,加速機器人進入生產生活各類實際場景,推動人類和機器人和諧共生,讓機器人服務人類更加美好的生活。


“可以預想,今年的短跑冠軍有可能化身為首先沖入火場的消防隊員,今年的足球冠軍隊有可能是未來生產線上協(xié)同工作的工作班子?!苯獜V智說。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編輯 張牽 校對 李立軍